“为啥花那么多钱帮别的国家搞建设?费力不讨好,还不如再投资投资自己呢。”这么多年来,我们的确花了大手笔在海外帮助其他国家搞基建、发展产业,累计投资大约已经达到3万亿美元。很多人不太理解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我们是不是在亏本赚吆喝?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投资海外?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假如一个地方只有一座村庄和一家食品加工厂。村子里的人种地产出粮食作物,食品加工厂购买粮食加工成各种食品再卖给农民。如此循环往复,村庄和食品加工厂之间就形成了经济内循环。如果村子里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多,那么卖给食品加工厂并加工出来的食品也越来越多,这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就得到了增长。假如这个地方总共只有500人,他们原来生产出来的粮食产品也刚好够500人消耗。然而随着科技发展,他们产出的粮食和产品越来越多,已经足够1000人食用,多余出来的粮食产品就是生产过剩。那么粮食和产品的价格自然也就会下降,同时还会有一部分粮食产品卖不出去。所以经济发展反而陷入缓慢,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赚更多的钱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外界建立生意往来,把东西卖出去。我们国内市场上看到的很多外国品牌,就是他们卖给我们的产品。许多国际大企业把东西卖到全世界,那真是疯狂捞金,谁看了都羡慕。我们当然也羡慕,我们也想把中国制造卖到全世界。但这是我们想卖就能卖的吗?得有市场,而且还得让其他国家的市场接受我们生产的东西。但在全球这个大市场上,有很多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已经把市场给占了,我们现在也要进来卖东西,他们当然不会同意。毕竟市场就那么大,有竞争对手入场,他们的利润自然会打折扣。我们实在想卖东西也行,只能卖一些他们们允许的东西:衣服、袜子、鞋子、帽子,各种低端加工组装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小产品。那些高端货电子产品,汽车、轮船、飞机我们想都不要想,他们还要用这些东西发财呢!那么我们能怎么办呢?只能一边追赶科技,一边拓宽新市场。而全世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国家,其实只有那么多。更多的第三世界发展国家穷的叮当响,但就是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在未来有无限的潜力。但一部分发达国家抢占其市场,最常见的手段便是“压榨”;以极低廉的价格收回超高的报酬,而且这招他们用了多年屡见不鲜。而咱们想要在这个大环境下也分一杯羹,用跟他们同样的手段自然不太讨好,所以这也就有了“协助基建”的项目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,在一些穷的饭都吃不上的国家,你就算把他们人都打包卖了,收益的上限就在那里。可是如果帮他们发展起来,他们也变得有钱,有消费能力,这不就出来新市场了吗?要想富先修路,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来,基建是必不可少的。所以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布局,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市场基本饱和,未来这些不起眼的穷国,就是我们的蓝海。看重的不只是短期收益,而是往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远投资。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,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多年;钢筋水泥等等生产材料的产出已经雄踞全球第一多年,与其等着贬值,不如到海外发展建设。当然还是会有人疑问,这都是理论说的好听,我们看到实际收益了吗?说是长远利益,那未来的事情谁能100%预料准确,短期就任由亏损吗?其实短期利益,我们也收获颇丰。我们看到实际收益了吗?很多人以为我们说的援助,就是单纯的援助建设,全免费什么都不要,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。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基建的时候,尽管他们没钱;但是却可以让他们用国内的资源来交换。尤其是非洲很多国家,他们拥有丰富的矿产。就比如刚果,我们就帮助刚果建设了不少的国内公路,比如他们首都金沙萨的环线公路,卡南加到卡兰巴姆的长约230公里的公路,还要帮他们修复1号国道。总共合计下来,我们在这里大约投资70亿美元。但是刚果这个国家,那简直就是在矿上生了一个国家,各种现代工业需要的有色金属、稀有金属刚果都储量丰富。尤其是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升级电子产品,而电池所需要的钴金属,我们有大约60%都是从刚果进口的。中国毕竟有14亿人口,要发展各种产业所需要的资源空缺太大了;只依赖少数几个国家,会有很大的风险,所以投资全球,扩大产品供应链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。还有一些国家,我们帮助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在建成之后,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收入,我们可以参与分成。最近我们帮助柬埔寨修建的德崇扶南运河,到运河修建完之后,运河的运营收入我们可以持股49%。越南就通过在湄公河下游的入海口优势,每一个集装箱收取过路费300美元,躺着也能赚钱。我们自然不会利用德崇扶南运河吸血,毕竟沿途大多也都是经济不太富裕的发展中国家。但投资17亿美元收获一条可以长期获得收益的运河,怎么算都是赚的。国家的布局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?有些人总认为,既然国外的很多项目是由国家牵头承建;那么就是由国家全部包揽,都是花纳税人的钱建的,普通人并没有什么收益。这种观点也是非常狭隘的,事实上在帮非洲发展基建之后,非洲的经济有了初步发展;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就进入这些国家,给中国的许多企业创造了很多机会。现在可以去非洲各国看一看,就能发现大部分非洲国家都有很多华人在此创业,而能创业的基础条件当然也是有相对完善的基建。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看到非洲在未来的发展潜力,开始往非洲投资,比如来自中国山东青岛的佑兴集团。现在佑兴集团已经在非洲安哥拉建设了10家购物中心,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连锁品牌之一。据了解,现在在非洲工厂的很多工人都可以拿到月薪1万左右,如果能到管理阶层,每个月甚至能赚4万。当然在非洲生活还是有很大难度的,毕竟是异国他乡,文化和生活上都有特别大的差异。非洲的各种医疗设施也不完善,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。但总体而言,非洲市场给很多不想在国内卷下去的人一个发展机遇。总有人吐槽如今的就业环境差,“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干”。那么现在就空缺出来非洲这样一个大市场,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有能力并且敢拼敢闯,去非洲就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。即便做过这么多的分析之后,还是会有很多人认为:为什么其他的国家不这么做,难道他们都没看出来吗?还真有其他国家搞了,但是没弄成。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,早在2017年特朗普还是总统的时候,他就非常看好中国的海外投资建设。认为中国正在迅速抢占非洲,甚至提出“重返非洲计划”。然后特朗普非常难得的高效率起来,在第二年7月就推出了“连接非洲”项目,要帮非洲多国搞电信建设,提高他们的通信能力。但很显然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。庞大规模的基础建设,不是哪一个国家都有能力做的。即便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,他们有钱但是却没人,美国产业空心化多年,想建都有心无力。以及美国的两党制弊端,轮番上台之后,不管前面一个人推行的政策到底对不对,为了反对而反对,我也要把你弄的项目搅黄或者撤掉。做基建这种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,至少就目前来讲,的确只有我们国家能这么大手笔。结语在近代史百年的摧残折磨中,我们国家无数仁人志士试验了各种办法;让国家民族从苦难中走出来,最终我们的确成功了,建立了新中国。但治理如此庞大规模的国家,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成功经验,一路走来,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,但总体而言我们一直是向上发展的。希望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给我们的政府足够的信心,我们一定可以在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大家怎么看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